2012年6月16日

漫畫家必備-針管筆

針管筆,也稱代針筆、一次性針筆,是一種書寫或繪畫專用的繪圖筆,是一種內藏墨水的一
次性用筆,筆尖為硬質材料,可畫出變化不大的線條。針管筆用來描框線,畫背景都相當方
便。
特點:

針管筆無法像沾水筆那樣畫出粗細不同的線條。針管筆不臟手,價格便宜,不用維護,而且有多種型號。針管筆的筆尖: 每隻針管筆都有它固定的筆尖粗細,從0.08mm到1.50毫米的大多數粗細都可以買到。


生活小創意-鋼筆

一般坊間傳說現代鋼筆是由華特曼(Lewis E. WAterman)所發明,華特曼原本是保險推銷員,有
一次在一筆重要合約簽約時因為他所用的鋼筆漏水污損了合約文件,導致該筆生意沒談成,
因此激發了華特曼立志要做出一隻好用的鋼筆。

  其實鋼筆的前身可追溯至古歐洲的鵝毛筆乃至更早的埃及蘆葦筆,而埃及蘆葦筆的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的第一王朝時代。都是利用筆桿外側具韌性表面切削出適合於書寫的筆尖,書寫時筆尖及的筆的前端浸入墨水沾取適量墨水於莎草紙、羊皮卷或紙張上書寫。
無論是蘆葦桿或飛禽的翎管其韌性及耐久度總是有限,故當金屬工藝發達後就有人嘗試以金屬製做筆尖,安裝在筆桿上就成了現代的蘸水筆。
除了筆尖,另一個值得改善的就是供墨的問題,畢竟書寫過程中不斷的沾墨不只是麻煩,還要另備一瓶墨水十分累贅。於是有人採用中空的筆桿內儲墨水,透過一個細小的供墨道自筆尖的後方源源不絕的供應筆尖書寫所需的墨水。關於蓄水鋼筆最早的歷史記錄可追溯到10世紀,這種最早的蓄水鋼筆一直使用到18世紀。但是僅具備1.堅韌的(金屬)筆尖2.儲墨機制等2項要素雖可書寫,但是這還不夠,尚需3.流暢的控(供)墨機制以確保墨水供應穩定。
第一種使用了上面三大關鍵發明的鋼筆,約在1850年代被製造出來。但直到1880年代時,才開始大量生產。美國的Waterman和Wirt是當時主要的生產者,工廠在紐約、布魯明岱爾和費城。Waterman後來併吞了Wirt。變成以鋼筆為專業的大公司。一直到1920年代才逐漸沒落。
20世紀初期,美國特門鋼筆陸續輸入中國,並在沿海城市設點經銷。繼後又有「康克令」(Conkling)、「愛弗釋」(Eversharp)、「百利金」(Pelikan)、「西華」(Sheaffer)和「派克」(Parker)各種品牌的鋼筆相繼湧入。
構造:
鋼筆通常由筆套、握位總成、筆桿、上水/儲墨機制構成。握位總成通常包括筆尖、筆舌.
筆套:
  筆套又常稱為筆蓋或筆帽,主要的功能在於保護脆弱的筆尖避免外力撞擊,防止墨水蒸發、乾涸也起到防止水汙損衣物及其他物件。鋼筆於不用時也須套上筆套,相對於圓珠筆、鉛筆等這是使用上很重大的差異。
為了便於攜行通常筆套上會附有一筆夾以便固定於口袋,筆夾的設計也常見設計者的巧思,例如部分鋼筆的設計筆夾是可以調整鬆緊度的,為了便於抽拔筆夾尾端有的設有滾輪,更別說派克鋼筆的箭形筆夾幾乎就是派克鋼筆的代名詞。
現代很多鋼筆為了加強氣密性以減少墨水揮發,會在筆套內層用比較有彈性的材料再作一層內蓋。另外有很多筆為了避免因鋼筆從比蓋抽出時類似活塞用所產生的負壓造成鋼筆漏墨,會在筆套上鑽一個小孔以平衡壓差。
鋼筆套上筆套時,筆套與鋼筆通常用下列方式固定:
1.螺牙鎖固
2.彈性簧片夾緊
3.卡榫-夾爪
4.磁性輔助

畫海報必備-麥克筆


麥克筆(英語:Marker pen或marker),又名記號筆。是一種書寫或繪畫專用的繪圖彩色
筆,本身含有墨水,且通常附有筆蓋,一般擁有堅硬筆頭。馬克筆的顏料具有易揮發性,用
於一次性的快速繪圖。常使用於設計物品、廣告標語、海報繪製或其他美術創作等場合。
可畫出變化不大的、較粗的線條。箱頭筆為馬克筆的一種。
現在的麥克筆還有分為水性和油性的墨水,水性的墨水就類似彩色筆,是不含油精成份的內容物,油性的墨水因為含有油精成份,故味道比較刺激,而且較容易揮發。馬克筆可表現的色相大約有百餘種之多。最早的馬克筆只有一個筆頭,呈圓形或斜方形,而現在的馬克筆可有二三個筆頭。最粗的呈扁方形,中粗的呈圓形,細的如同針管筆。

馬克筆作為快速表現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它在表現方面具有色彩亮麗,著色便捷、用筆爽快、筆觸明顯,以及攜帶方便等特點。在畫面上,它的每一筆痕迹均清晰地躍然紙上,通過筆觸間的並置與疊加更能產生出豐富而生動的形色效果,具有其他繪畫工具所不可替代的優勢。


部分轉貼自維基百科

多功能工具----墨筆

墨筆又稱軟筆、科學毛筆、兩用筆、自來水毛筆、自來水筆、塗黑筆,筆頭類似海綿,為毛
筆筆尖的造型,不需要蘸墨水。分為蘸墨水的和一次性的。用途有很多,可以用來寫書法,
可以用來塗黑,那有墨管,不必像毛筆不停的沾墨,只要打開筆蓋即可書寫,也方便隨身攜
帶,算是書法用具也是美術材料。不過是先有毛筆,才發明出了墨筆,墨筆較毛筆方便,但
是注重質感的書法家仍會選擇使用毛筆。雖然毛筆容易開岔,但是墨水均勻,不會時深時
淺,穩定性較墨筆好,也才能有書法揮毫的效果。

用途:
墨筆可作為毛筆的替代品。由於墨筆是一次性用筆,因此價格較貴。墨筆有分小楷、中楷,依所需而選擇不同的筆頭大小,使用上方便,筆頭也不會開岔,也可以得到毛筆效果。但是一陣子不使用,墨水容易乾掉,若放置方式不正確,會使墨水漏出,因此毛筆仍是書法的主流。漫畫許多部分需要塗黑,大面積的黑色就會使用墨筆,但筆頭容易因此消耗,需要經常更換筆頭,但不需沾墨、方便的好處,越來越多漫畫家使用此工具。在POP字體中有墨筆字,是使用墨筆來書寫,字體圓滑。
以往漫畫構圖中的黑色區塊都是使用毛筆、墨水來塗繪的,但大面積使用墨水塗黑的結果,常會使紙面因水分過多而變皺,故改用馬克筆或塗黑筆之類的工具來完稿,有些漫畫家也會使用這類工具當作描繪主線條的工具。兩用筆,兼有毛筆和萬能筆的特性。線條細膩,適合畫較細的線條。

身為中華民族不可不知----毛筆


毛筆,是一種源於中國的傳統書寫工具。被列為中國的文房四寶之一。
毛筆的分類主要有依尺寸,還有筆毛的種類,來源,形狀等等來分。
依尺寸可以簡單的把毛筆分為:小楷,中楷,大楷。
依筆毛分類
種類:軟毫,硬毫,兼毫等。
來源:胎毛筆、狼毛筆、兔肩紫毫筆、鹿毛筆、雞毛筆、鴨毛筆、羊毛筆、豬毛筆、鼠毛筆、虎毛筆、狸毛筆、鹿毫筆、猩猩毛筆黃牛耳毫筆等。
形狀:圓毫,尖毫等。
筆管
金、銀、象牙、玻璃、紫檀、斑竹
目前出產毛筆最有名的地方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善璉鎮,稱為湖筆。



1954年在長沙左公山15號戰國中期楚墓中已有出土保存完好的毛筆。以木作桿,用竹管將毛套在木杆上,這是原始的毛筆。傳說秦朝大將蒙恬發明的羊毫毛筆,是先將羊毛困成筆頭,塞入筆桿孔內。不過雖然如此,最近研究結果發現在殷商時期最為占卜用的龜甲上,除了用刀刻的甲骨文外,還有用朱墨和毛筆書寫的。
由此可知,毛筆早在商朝就出現了。但蒙恬毛筆的改進對於小篆的形成具有很大的意義,與大篆不同,小篆線條婉轉曲折,非硬物所能為,故應當是用毛筆書寫的。
後世制筆業奉蒙恬為始祖。先秦時,毛筆有多種名稱,如「聿」、「不律」、「弗」等,後統稱為「筆」。
《西京雜紀》中紀述漢朝天子御用的毛筆鑲嵌寶石,用秋兔之毫製成。紹聖三年(1096年),蘇軾在惠州以二十錢購得兩支筆,但不好用,長嘆說:「嶺南無筆!」
唐代著名的毛筆有諸葛筆。宋代有成安道筆、程奕筆、屠希筆等。元祐元年(1086年),中書舍人錢勰出使高麗歸來,贈黃庭堅一猩猩毛筆。


部分轉貼自維基百科




2012年5月25日

原子筆淺談


原子筆,又稱圓珠筆或走珠筆,是現代的一種書寫工具,利用筆桿末端的一顆走珠來分配「墨
水(一般為油墨)」,使書寫者不用像使用鋼筆一樣經常蘸墨水。其工作原理就是筆芯在大氣的
壓力和油墨的重力的雙重作用下,油墨由油管流向筆頭的球珠座裡,然後油墨黏附在球珠上。書寫
時,黏附在球珠上的油墨隨著球珠在書寫面上的滾動而粘附在書寫面上,形成字跡,即達到了書寫的目的。 由於筆的書寫原理,地球上所使用的筆到了太空中就無法使用,因此才有了太空筆的發明,專為太空人在太空的無重力或微重力狀態下使用。


原子筆名稱由來
香港利豐當年把原子筆從美國輸入香港時,產品並無中文名稱,是因為當時「原子」帶有勝利的意涵,最流行的名詞是原子腰帶、原子能源、原子彈,取名「原子筆」代表取用不完、源源不竭的意思。[1]
另一說則為,其乃利用筆之尖端圓珠滾動來到達書寫之目的,故當初命名時為「圓珠筆」,亦有人讀成「圓子筆」,而逐漸演變成「原子筆」之發音。



部分節錄維基百科